来源:雪球App,作者: 后来居上_Dioyan,(https://xueqiu.com/9884766393/181109836)

最近网传选秀节目被叫停,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停止一切综艺节目的海选。现在的娱乐经纪公司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类,一类是经营科班实力型的明星,还有一类是经营流量明星(主要来自综艺选秀类),这个选秀叫停如果是真的,那对后一类会是打击。但仔细一琢磨,发现真实逻辑恰恰相反。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叫老天爷赏饭,在娱乐圈更是如此,靠脸的比如张柏芝,迪丽热巴,靠嗓子的比如张韶涵,邓紫棋,靠才华的比如周杰伦,李宗盛,靠演技的比如周冬雨,张子枫,这些顶级的基本都被公认为是老天爷赏饭,看上去没怎么努力,但人家的天赋在那里,只要好好往这条路上走就很难不成功。包括努力型的张艺兴杨超越,其实也是另一种天赋,因为努力本身也是一种更难得的天赋。太多的人被评论为不努力,扼腕叹息你怎么不努力呢,好像这人蠢得不知道应该努力一样,难道他们很害怕努力了就会成功所以故意不努力吗,不是的,就是缺少努力的基因,想努力而努力不动罢了。归根结底就是,天赋在人间,只要有机会就能靠天赋冒头,而这个机会就是:选秀。选秀就是把有天赋的筛选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机缘巧合,偶然因素,黑幕什么的,会使最终的筛选结果有一定的偏差,但大差是不会差的,基本上有天赋的来参选的都会被选出来。大部分都被几大流量型经纪公司给签下来运作,进行速成培养然后出道赚钱,然后进入自然淘汰,总会有强的留存下来,成为王牌流量明星,等榨干了再有源源不断新的填上。这几年各种选秀大浪淘沙,错过了一个还有另一个,有文娱天赋又有意愿的其实都已经被选出来了。民间还剩下的适龄遗珠可能就已经不多了,当然等过几年小的再长起来这种情况另说。结果就是现在靠选秀还能选出的让人惊艳的明星几乎没有了。而这个选秀流量的机制还在运作,成本还在投入,甚至是还在加大投入,慢慢地就成为了一个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事情,进入恶性竞争,然后很自然的会出现各种乱象,冒出来的已经不是艺术或者才华角度而言的那种众望所归,而成了网络的各种奇奇怪怪的随机狂欢(比如之前有个叫利路修的因为迫切想要被淘汰而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粉丝强行复活一路披荆斩棘留在舞台上),或许这正是被叫停的理由之一。选秀叫停,看似是打击了几家流量经纪公司,没有了后补的明星就像生产企业失去了生产原料。但实际上不太一样,真正为流量明星提供赋能的是社会大众的关注度,大众的关注才是价值点所在。这个明星没有了可以有下一个明星,没有了下一个明星那继续嗑现在这个也可以。现存的有资质的流量明星都已被几家大经纪公司拿在手上,如果持续不断的有新的流量明星出来,他们手上的资源就会不断折旧,选秀潮流继续的话,他们也只能继续投入签人,这个投入回报就不那么高了。而如果接下来供应大幅减少,他们就不需要继续投新人,可以专注于变现现有流量。没有了分流,那些存量流量会提升价值。所以其实反而是保护了流量明星经纪公司。在娱乐行业先行一步的日本韩国包括港台,早年也有各种比赛挖人才,但目前主流都是大经纪公司挖掘培养,并不是通过选秀,说明这是一个更稳定合理的模式。既然民间已无再多的天才,那就不要在寻找天才中浪费资源了,还是浪费到培养已经出现的天才中吧。草根狂欢的选秀终有被穷尽的一天,社会资源应该回归到整体价值的提高路径中。延伸一下思考,其实投资股票也是这样,与其不断挖掘新的牛股,不如在已有的股票池中深研增加投资的确定性,或许是更值得投入时间的模式,资本市场走到今天,出现的抱团核心资产的现象或许也是这条逻辑上的共识,倾注于挖掘更大概率的确定性,放弃对小概率的探索,从整个系统的角度看,符合系统本身自我修正自我稳定的一种趋势。选秀不是谁的护城河,停止选秀,才是对现有玩家,以及系统中大部分参与者的护城河。

@今日话题